RFID智慧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软件-河南亿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学术讲坛丨从Transformer到Terminator——在不确定中创造图书馆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6-02

2023年5月19日(周五)

14:30-15:30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A108教室

/ 学术讲坛 /

从Transformer到Terminator

——在不确定中创造图书馆未来

讲座提要

以OpenAI发布的ChatGPT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展现了强大和流畅的智能知识问答能力和对话能力。面对ChatGPT强大的信息加工、萃取、整合和生成能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和社会记忆机构机挑战与机遇并存,ChatGPT在信息资源管理支撑算法与技术、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信息治理、内容安全与评价、人机智能交互与协同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ChatGPT对图书馆会有怎样的影响?”“大语言模型是转型利器还是终结杀手?”等问题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总体而言,图书馆的未来并不取决于AGI(通用人工智能)是敌是友,而取决于图书馆员能否驾驭AGI而与之共舞。

01

主讲人介绍

智慧图书馆架构_智慧图书馆的概念_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刘炜,图书情报学硕士,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 馆(所)长,研究员,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图联(IFLA)地方史与家谱委员会常委,开放图书馆基金会(OLF)理事会理事,DC元数据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十余家专业期刊编委。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文化部创新奖等奖项。被有关机构授予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专著三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相关研究

#1

图书馆元宇宙: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刘炜、祝蕊、单蓉蓉,图书馆论坛.2022,42(07).

摘要:元宇宙的爆发让图书馆人兴奋不已,但普遍面临诸多困惑,包括: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与图书馆有什么关系?元宇宙是否与过去的许多新技术概念一样,只能给图书馆带来专业刊物上的文字狂欢,而并不能真正对事业有所助益?为此,文章介绍元宇宙概念,厘清元宇宙的内在逻辑和技术基础,阐释元宇宙的由来、定义、本质和困境;从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本我与环境的关系两个维度探讨增强共生、镜像孪生、虚拟原生和异宇再生4种元宇宙类型的特点、功能和应用;分析图书馆如何建设元宇宙,有哪些可能的元宇宙应用;介绍上海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红色骑行”“家族迁徙”“NFT读者证”“古籍区块链”等元宇宙项目。文章认为,元宇宙概念与图书馆有天然联系;作为互联网的又一次革命,元宇宙使人类古老的梦想得以具象化和易于实现;Web3.0正在为元宇宙提供技术基础,将影响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所有行业;要全面认识元宇宙,需要具有“元宇宙思维”;未来的图书馆有望成为崭新的元宇宙平台,图书馆界需要全面了解元宇宙,抓住智慧图书馆建设契机,布局元宇宙建设蓝图。

关键词:元宇宙;图书馆未来;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孪生。

#2

祛魅元宇宙

刘炜、付雅明,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07).

摘要:元宇宙并非纯粹的技术概念,但它的能力完全来自于*新的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除了混合现实技术带来虚拟时空之外,区块链技术给这个时空中的一切数字造物带来了产权属性,才使它得以真正起飞。正因如此,元宇宙的应用并不是仅仅依靠技术研发就能取得成功,必须设计一定的激励机制和道德法规,以及构建相对完善的社会经济系统,才能实现其构想、发挥其价值。图书馆等人类记忆机构在开发元宇宙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空间本身就是通往虚拟知识世界的入口,无数的知识内容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起无数个元宇宙。当前,元宇宙应用还很初级,图书馆应该及早参与、积极尝试,在未来元宇宙时代占有一席之地,以提供与时俱进的、无所不在的知识服务。

关键词:元宇宙;Web 3.0;混合现实技术;智慧图书馆;图书馆未来。

#3

建构中国自主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使命与路径

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王涛、徐永明,数字人文研究.2022,2(04).

摘要:2022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领域,数字人文是近20年全球人文领域*大动向,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数字人文的萌芽、发展直至形成相当热度,无疑是全球浪潮的反映和组成部分,也因此更深刻地面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问题。为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也为了初步厘清这一视野之下中国数字人文需要面对的重要理论问题,本刊特邀刘炜、刘越男、王晓光、王涛、徐永明五位专家进行了笔谈讨论。

关键词:数字人文;知识体系;学科体系;中国自主;中国话语。

#4

5G与智慧图书馆建设

刘炜、陈晨、张磊,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05).

摘要:随着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即5G技术的加速普及,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即将到来,它所带来的数据洪流借助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很快会造就一个智慧型社会,图书馆也将迈入智慧时代。当前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已从理论探讨转向应用开发,正好可以利用5G技术加快智慧图书馆的进程。本文介绍5G技术的三大基本设计场景,以及它们在图书馆服务、管理和业务三个方面可能提供的智慧应用,进而提出了5G在图书馆中应用的十大场景,即无感借阅、导航导览、超清影视、智慧书房、智慧场馆、云课堂、精准推送、机器人服务、智能安防、区域服务,强调5G将能给上述应用带来突破性进展。文章对实现智慧图书馆的系统平台作了展望,认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开放的FOLIO完全能胜任智慧图书馆的管理需求;*后讨论了5G技术对图书馆行业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关键词:5G;智慧图书馆;应用场景;FOLIO;服务平台。

02

推荐书目

《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新兴技术的应用研究》

陶功美 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G250.76/134

东校园流通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_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_智慧图书馆架构

本书属于智慧图书馆方面的著作, 由智慧图书馆简述、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的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及其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其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等部分组成。全书以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 分析了几种先进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

《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现模式研究》

宫平 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G250.7/63

东校园流通

智慧图书馆架构_智慧图书馆的概念_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该书作者系辽宁大学副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目录学专业组委员。

数字人文是计算机学科和人文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在计算人文和人文计算(Humanities Computing)的基础上跨学科融合的结果。《图书馆的数字人文实现模式研究》正是基于此进行的有关问题的树立和探讨。该书站在国际视野考虑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问题,落脚点放在我国图书馆。书中系统性地研究了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进行了数字人文模式构成。

元宇宙:数字时代的未来治理

蔡恒进 等著

人民出版社

F49/407

珠海校区流通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_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_智慧图书馆架构

该书主要作者蔡恒进系宇链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著名的空间物理学家,人工智能伦理学家,触觉大脑假说原创作者。

本书从认知主体延伸的角度切入,带领读者理解元宇宙的源起、内部组成与结构,揭示每个人与元宇宙的关系。针对未来数字世界治理的挑战,本书提出了一种新型Web 3.0架构,保护个人隐私与数据所有权,支持灵活自由的交互与联盟(DAO),为价值网络的爆发提供基础。本书还探讨了元宇宙中分布式身份(DID)、非同质通证(NFT)的价值进阶,以及元宇宙未来发展的三重境界,展示了未来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交互与协作的全新可能性。全书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案例解说,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元宇宙的发展及其应用。

《人工智能原理、技术及应用》

安俊秀 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TP18/1033

东校园流通

智慧图书馆架构_智慧图书馆的概念_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安俊秀教授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成都市科技攻关计划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智能搜索与计算社会方面的科研工作。

本书主要向读者介绍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入门知识,特别是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概念、分类和原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三大流派等。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和算法,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机器人等。书中从基本原理概念、基础算法、基本理论应用三个方面对每章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方便读者对内容知识的理解,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大数据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从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参考用书。

《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

周志明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TP18/546

东校园流通

智慧图书馆的构成要素有哪些_智慧图书馆架构_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作者周志明系Java技术、机器学习和企业级开发技术专家,对计算机科学和相关的多个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著有《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深入理解OSGi》,并翻译有《Java虚拟机规范》等著作。其中《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1版出版于2011年,已经出至第2版,累计印刷超过30次。

《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深入介绍了人工智能六十余年发展里程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论学说和所取得的激动人心的成果;也从科普的角度,尽可能以不依赖数学等专业知识的方式去介绍这些成果背后的理论与算法。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对人工智能学科发展里程的解析体会到人工智能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们所希望的智能理论和产品是如何工作的。无论是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研发人员,还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或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爱好者们,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03

拓展阅读

01

智慧图书馆的三维解析

程焕文 钟远薪,图书馆论坛,2021,41(06).

摘要::智慧图书馆正在从理论研究进入实践应用,理清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脉络,认识智慧图书馆的内在本质,定义智慧图书馆的框架体系,有助于图书馆把握其建设的关键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推动智慧图书馆的落地,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章从历史、管理和技术三个维度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回顾计算机图书馆、网络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分析图书馆管理中智慧元素的演变,归纳智慧图书馆“以智慧平台为体系架构、以智慧空间为形态标志、以智慧服务为终极目标”的内容范畴,提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个发展阶段、一个进化过程和一个生态体系”的观点。

02

ChatGPT对图书馆智能知识服务的启示与思考

赵瑞雪、黄永文、马玮璐、董文佳、鲜国建、孙坦,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3,35(01).

摘要:[目的/意义]ChatGPT是数智时代AI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典型应用,也进一步体现了多模态内容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的迫切需求。研究聚焦ChatGPT,在加深用户对其整体认知的同时,以期结合此类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馆开展智能知识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ChatGPT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典型应用场景和集成应用路径,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产品,总结ChatGPT在技术上的局限与存在的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思考ChatGPT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结果/结论]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机构可充分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依托高质量的科技资源和知识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其智能知识服务水平。

03

元宇宙技术本质、演进机制与其产业发展逻辑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9:00-20:00
微信二维码
opyright ©2023河南亿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3018280号  XML地图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