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渐丰富起来,用户查询数据库的方式、获取信息资源的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希望不再被动地查询各种文献信息,希望图书馆可以根据他们之前的文献信息,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检索可以直接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献信息。因此,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信息资源的本身特征已经不像之前那么重要,其精准化整合、跨类型和学科的特征更为突显出来,人们更加关注信息资源结构的优化,对个性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 三) 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更为精准
在智慧图书馆的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对馆内的信息资源统计和分析工作更为精准,大幅度提升了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通过精准分析和统计,馆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跨类型、分学科的统计,减少了信息资源的重复性[2]。此外,当前新兴的纸电一体化采购,能够将信息资源中的重复信息精确地统计出来,因此高效图书馆应当及时调整信息资源的采购方式,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 四) 更加重视资源使用绩效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信息资源时,运用中央高校来改良办学条件专项经费的高校越来越多。高校可以通过申请专项经费,进行相关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的购置与订购。不过在使用这项经费时,需要按照特定要求,在申报之前进行科学论证,在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进度要求,并且在执行完成之后提供完整的绩效评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规范项目执行过程,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绩效。
三、智慧图书馆视域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 一) 以用户需求为指导,树立智慧信息资源服务理念
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高校图书馆需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指导,树立智慧化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资源,从而更为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保障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由于用户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容易受到时间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用户需求的跟踪调研,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为了精准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把握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使用规律,需要根据智慧图书馆系统,细致分析用户的资源利用情况。此外,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征求用户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偏好以及使用习惯、使用方式等。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和挖掘读者在图书馆使用中的数据信息,正确掌握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信息使用习惯等,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用户需求,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比如,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就做过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临近考试或者毕业期间,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的高峰期。相对来说,数字资源比纸质资源的利用率要高一些,中文信息资源比外文信息资源利用率高一些,综合性信息资源比专一性的利用率高一些,而且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和预测用户可能关注的资源,为信息资源的建设提供可靠支持。
( 二) 构建科学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不同,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主要涉及的服务领域是教学和科研。现阶段“双**”学校热潮的兴起,很多高校纷纷加强了学科建设,申博申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在智慧图书馆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需要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指导,*大化地满足**学科建设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不仅要增加信息资源数量,而且还要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源质量保障。在整合馆内信息资源时,需要运用适当的整合方法。一方面要根据学科建设,将与学科相关的不同类别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文本资源与多媒体资源、中文资源与外文资源[3]。通过有效整合,为学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确保文献信息具有较高的保障。另一方面,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深入地分析挖掘数字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准确的、*新的信息服务,提供客观、可靠的决策咨询。
( 三) 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方式
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高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特色化的信息资源建设,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不经将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和个性充分体现出来,所以需要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方式,凸显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色,有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信息资源的优化,从而将信息资源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智慧图书馆视域下,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需要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师生提供智慧化、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有效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整体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比如,高校图书馆还应当加强个性化推荐服务。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强管理和服务,将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以及个性化特征充分展示出来。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智慧图书馆,不管技术怎样进步和发展,图书馆的本质理念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需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加强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由之前的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挖掘用户的使用信息,了解用户的阅览习惯与动态,并且这些信息进行系统化的采集、整合与分析,主动为用户推荐信息资源,满足用户需求,将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特色化更好地体现出来。
( 四) 明确信息资源建设比例
高校图书馆内部信息资源质量水平、各类信息资源的投资比例、文献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投资效益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图书馆信息资源逐渐丰富起来,资源类型越来越多,相应的使用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化,使用方式应当更加便利,这就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综合考虑当下所处的信息资源建设环境,合理规划信息资源建设的比例。首先,图书馆应当合理规划纸质文献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比例,通常情况下,文学类、文化类的文献应当确定为纸质文献,专业性强的文献应当确定为数字版。其次,针对图书馆内部的馆藏资源,应当尽量选择纸质类文献,并且要将馆内的特色类馆藏资源尽量收集齐[4]。再次,要合理选择数字资源,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与科研需求,尽量选择大众化的数字资源,比如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等。结合用户在教学与学科建设方面的需求,尽可能地选择专业性强的数字资源,比如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后,要*大化地减少资源重复购置。不管是纸质类文献资源还是数字资源,都应当尽量避免重复购置,为图书馆节省资金。
( 五) 优化图书馆内馆藏信息资源结构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保障率以及结构是评价其质量水平高低的指标,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首先,要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当前技术平台,比如智慧图书馆平台等,根据学校在学科专业方面的设置,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安排,对现有馆藏信息资源的结构、保障、需求满足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构建科学化的信息资源体系。其次,高校图书馆应当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认知程度、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及使用习惯等,推动信息资源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后,应当定期统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及时发现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图书馆视域下,作为人才智慧宝库的高校图书馆,应当强化自身的发展,积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通过以用户需求为指导,树立智慧信息资源服务理念,构建科学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方式,明确信息资源建设比例,优化图书馆内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等,推动馆内的信息资源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